期貨(Futures),它不像現貨一樣是實實在在可以在當下交易的物品,而是指在一定時間之後對某種指定的產品(標的物)進行交割的標準化可交易合約。這裡面的標的物可以是大豆、棉花、石油等實物產品,也可以是股票指數、債券等金融資產。為了好理解一些,我們將“標準化可交易合約”拆開來一一解釋。
先說“ 合約 ”:絕大部分情況下說的“期貨”其實都是指“期貨合約”,在金融市場中,很少會有人持有一場合約等著到期交割,都是就著手頭的合約不斷地買進賣出,賺合約價格變動的差價,畢竟要吃大豆就直接去買好了,多大點事兒。除非是做風險對沖的投資者,比如大豆供應商擔心大豆貶值,訂貨商擔心貨品價格上漲等情況。
再說“ 可交易 ”:期貨合約不同於我們傳統意義理解的商業合約,商業合約主要是關於兩個企業或者個體間的合作或者生意往來,這份合約是不可交易的,只對簽訂的雙方有約束力。而期貨合約的核心在未來一段時間的標的物,只是把現貨放到了未來去進行交易,針對標的物自然是可以交易的。
舉個簡單的例子:老孫和老李達成合作,老孫把自家大豆放到老李的店裡售賣,老李從銷售額中拿提成,就這簽訂了第一份合約;然後因為今年氣候適宜,老孫預計在3個月會後多收成10噸大豆,但是自己沒有地方存放了,就賣出一張數量為1手(10噸大豆)的期貨合約給老李,三個月大豆一到就交給老李。在這個例子中,第一份合約是不可以交易的,因為限定了交易的雙方。但是期貨合約可以交易是因為,這張合約只限定了出貨方,沒限定收貨方,到期後,這張合約在誰手上,老孫就把貨給誰,所以是可交易的。
最後說說“ 標準化 ”:期貨的交易和現貨交易一樣,都是以標的物交割為核心的,但不同的是,現貨交易數量可以隨心所欲,期貨不行。以大豆為例,現貨交易你可以一斤一斤的買,要是賣家同意,一顆一顆也行。而期貨怎麼說也是金融資產的一種,要是一斤一斤的多沒排面,怎麼說也得上噸才夠看。期貨的交易單位和股票一樣為“手”,一手大豆為10噸,一手棉花則是5噸,排面槓槓的
那麼金融資產的標準化是什麼樣的呢?以股指期貨為例,股指期貨的計算單位為“點”數。
目前中國的股指期貨共有 :
IF滬深300股指期貨
IC中證500股指期貨
IH上證50股指期貨
其中滬深300股指期貨每點價格為300元,中證500股指期貨每點價格為200元,上證50股指期貨每點價格為300元,三者的最小變動價位都是0.2點。假設目前滬深300股指為3674點,對應的合約價格就為3674點*300元/點=1102200元,因為最小變動價位為0.2點,所以變動一個點的價格變動為0.2點*300元/點=60元,變動一個大點,即滬深300指數由3674變為3675,則價格變動1點*300元/點=300元。
相信認真看的小伙伴,已經大概的了解到期貨和期貨合約是個什麼東西了,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一下期貨的作用。
一是吸引套期保值者利用期貨市場買賣合約,鎖定成本,規避因現貨市場的商品價格波動風險而可能造成損失。延續老孫老李的例子,老孫為什麼要在現在就簽訂期貨合約賣出三個月後的大豆呢?想想,氣候影響的不只是老孫,今年許多農民的大豆收成應該都會增加。當市場上供大於求的時候,價格降低是大概率事件,那老孫以現在的價格賣掉,三個月後再交貨,想想血賺。雖然也有三個月後的大豆反而漲價的概率風險,這種情況下會減少部分收益,但起碼老孫不會有更多的損失。
二是吸引投機者進行風險投資交易,增加市場流動性。期貨是槓桿交易,槓桿簡單理解就是加倍,超級加倍,可以用1元本金買10元的資產,但是你也得用1元的本金去承擔10元資產帶來的風險。來錢快,去得更快,但是只要有足夠的利益,總會有人趨之若鶩。利潤空間足夠大就會吸引大量的投資者,市場內的資金也相應增加,流動性也就有了一定的保證。
馬克思說:“資本家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,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。一旦有適當的利潤,資本就大膽起來。如果有10%的利潤,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;有20%的利潤,資本就能活躍起來;有50%的利潤,資本就會鋌而走險;為了100%的利潤,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;有300%以上的利潤,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,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。
寫在最後,期貨市場是神秘的,不只是普及面不夠廣,更在於大眾對於其中的風險認知不夠,這個市場賺錢的有,但是虧錢的是絕大多數,甚至傾家蕩產的也不在少數。我希望在決定去做一件事情之前,先了解,不僅看到收益更要看到風險。
留言列表